来源:华夏时报股票配资申请
本报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
尽管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没有在特朗普上台的第一时间落地,但是关税依然是悬在中美贸易头上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近日,美方称或于2月1日开始对中国征收10%关税,对此,1月23日下午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,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,关税措施不利于中美双方,也不利于整个世界。中方愿按照相互尊重、和平共处、合作共赢的原则,与美方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稳定、健康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
“当前,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,‘特朗普2.0’的不确定性在进一步加大,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仍待缓解,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存在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在2025年开局之时如何加快布局,进一步夯实去年9月以来的政策成果,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。”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的执行院长袁海霞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不过,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,中国市场对于关税冲击已经有所预期。从2018年起,中国企业加大了经贸关系多元化,全球分散化布局,现在应对关税冲击更加韧性。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,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严阵以待,政策对冲力度不断加大。
外部风险仍在
2024年,我国出口超出预期。
“2024年出口同比增长5.9%,对于经济修复是一个主要的拉动项。”袁海霞表示。
从主要的国别结构来讲,对东盟等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经济出口持续保持较快增长,对于美国等国家的出口有所下行,较2018年大概下降了5%左右。在袁海霞看来,这是在我国整体外部环境变化之下出口国别结构变动的鲜明特点。
然而,地缘政治、地缘形势进入新动荡期,叠加大国博弈交织,整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加强。尤其是在“特朗普2.0”框架下,美国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带给全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。
管涛表示,特朗普对华短期对中国发出了高关税威胁,不但要限制中国的直接出口还要打破中国的间接出口,相当于把中国踢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,一旦发生这种情况,对中国短期冲击不可避免,2025年进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。
“在‘特朗普2.0’的框架下,加征关税可能是核心风险点之一,这对我国的外需和外贸都会形成一定的挑战。随着地缘形势进入新动荡期,全球贸易额增长趋势有向下偏离的现象。”袁海霞对本报记者说。
与此同时,我国也面临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压力。从全球产业链重构分析来看,在2023年美国对华政策转向去风险,但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,整体上我国在产业链重构中都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。这对国内的产能和企业带来的压力是可见的。
不过,管涛表示,“特朗普2.0”和1.0有很大的不同。
“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发起对中国的关税威胁,当时对人民币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冲击,因为市场对于中美经济脱钩没有心理准备,所以,这是一个‘黑天鹅’事件,市场重新定价。事实上,当时外汇供求关系并没有出现明显恶化。”管涛表示。
当前,国际组织包括WTO和IMF对明年的贸易整体预测好于2024年。
汇率稳定仍有支撑
汇率方面,管涛表示,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不但取决于国内经济恢复情况,还取决于海外特别是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势。
在他看来,美联储不加息或开启降息周期不等于美元指数拐点。去年10月份以来,人民币汇率回撤部分与美联储宽松预期减弱,美债收益率重新走高,美元指数再度走强有关,特别是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TIC数据显示,去年9月份以来全球美元荒卷土重来,去年三季度美国吸引的全球证券投资净流入创单季历史新高。从去年9月开始,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,11月份的时候美联储就表示仍然处于紧缩复苏或紧缩过度风险,12月份最后一次降息,表示现在要考虑放慢降息进度。
“未来美联储降息的节奏和力度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,特朗普重返白宫增加了美国经济和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,美国去监管政策和驱逐移民政策都有可能推高美国通胀中枢,特朗普引发的全球贸易局势和地缘政治紧张也有可能推高美元指数,所以,未来美元利率和汇率走势还是存在很大的变数。”管涛表示。
不过,他也表示,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,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加强了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,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促进实际经济增速向潜在产出逼近,将有助于收敛负产出缺口,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支撑。
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]article_adlist_manual-->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:王若云 股票配资申请
- 上一篇:股票融资概念 白求恩和毛主席在延安唯一的合影,最终在加拿大妇人莉莲家里发现
- 下一篇:没有了